家庭教育之所以困难重重,只因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让彼此之间缺乏理解与信任,只有在理解障碍的鸿沟上架起一座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才能让父母与孩子走近对方,理解对方,信任对方。
现在的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有了自己的主见,主观意识增强,他们开始彰显自己的个性、讲求非主流,表现出明显的叛逆心理,对于父母的教导和关心,表现出的是极度的反感、厌恶甚至憎恨。
归根结底,这都是理解障碍惹的祸,一方面,父母无法理解孩子的所谓个性、叛逆、不听话,做不到正确认识从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孩子无法理解父母的所谓爱、关心、教导,做不到言听计从而达到父母的期望值。那么,要如何跨越理解障碍这道鸿沟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适度要求,正确表达
父母在对孩子提出要求时,如在学习方面、日常生活方面等,不能提出诸如“儿子,这次期中考试你可要得第一名噢!”“女儿,这次数学竞赛要拿金奖噢!“此类的要求,那样只会在给孩子施加压力的同时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对孩子提出适度的要求,同时明确表达,目的在于给孩子以目标,树立信心以激励孩子。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觉得“爸妈只知道关心我考试的分数!”这样的理解错误。
二、 情感交流,心灵沟通
只有交流和沟通才能相互了解,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在家庭教育中也一样,父母与孩子之间要想加深了解,就必须多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可以像朋友一样,经常坐在一起谈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谈日常生活中的趣事,谈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理解,谈对对方某些行为的不认同和不理解等等。这样的话,哪里还会有隔阂、哪里还会有矛盾、哪里又会有理解障碍呢?
三、 尊重理解,相互信任
在家里,如果要做某项决定,可以一家人一起商量,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时候就可以鼓励他表达自主意识,并且充分尊重孩子提出的意见和看法,这样才能让孩子融入到家庭生活中,真正觉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当他出现叛逆、不听话的倾向时才会主动向父母提出疑问,寻求帮助,这就是互相理解,相互信任的体现。
家庭教育之所以困难重重,只因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让彼此之间缺乏理解与信任,只有在理解障碍的鸿沟上架起一座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才能让父母与孩子走近对方,理解对方,信任对方。
来源网络
北京师范大学Highway学生课堂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