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教师指导下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课题简介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是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与中教创新研究院依据有关法律而设立的,旨在加强教师教育研究,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校本研究的专业机构。为进一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精神和要求,现下达十二五重点课题《教师指导下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
课题审批号:CTF120047
课题类别:全国重点。
课题负责人:李喜伟 北京师范大学Highway学生课堂专家委员会主任
研究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是教与学关系及方法的体现,教师要根据科学理论大胆尝试,锐意创新,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有效、生动的师生、生生互动生成过程,使课堂学习成为一种自然、动态发展的生命过程,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卓有成效地提升课堂教学品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生理规律、学习规律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教师的教学目的向教会学生爱学习、乐学习、会学习、持续学习的方向发展。
研究的特征:
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既有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家庭、老师和社会等方面的客观原因,有些甚至是多种原因合力影响,这就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学生缺乏良好学习习惯,我们认为,要研究出常见原因是前提条件,原因找准、找全,方能对症下药;要研究出常见措施是主要途径,措施运用得当,才能达到目的。在实践中,要科学分析,因人而异;要有的放矢,综合治理;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具体如下:
1. 一个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快乐。
2. 两个思想:一是利用学科特点,强化学生优点,淡化缺点;
二是开发多元潜力,冲淡失败记忆。
3. 三个理念:一是树立典型,帮扶每个学困生,带动中间;
二是调动家庭,树立科学家教意识,家校统一;
三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营造快乐学习氛围。
4. 四个口号: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方法”;
二:“即使一点点进步也是很大的成功”;
三:“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让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全面发展的基石”。
5. 五个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激发学生的人际交往潜力;
激发学生的情感潜力;
激发学生的自控潜力;
激发学生的自我认同潜力。
学习习惯的形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学习习惯的形成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因为它又受到学校的环境、学校的氛围、家庭成员素质结构、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不应拘泥于学校的学科教学,要更高层次地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于一体,预猜学生可能生成的状态,讲究教学策略,时刻关注并捕捉学生的各类信息、各类问题,及时准确“预设”,并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把家长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引向纵深,让群体之间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让学生在家庭、在学校及在社会上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最后形成符合自己特点的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
研究的内容:
1、 中国家庭教育与家长教育的研究。
2、 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3、 游戏教学方面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4、 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5、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6、 地理、历史、音乐、体育等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研究对象:
以各大、中、小学(院)校为主要研究对象,辐射社会、家庭。
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走访、调查、观摩、研讨交流、实验测试等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划匹配的法制教育知识架构,设计符合身心发展的法制教育实务项目。理论探索和基地测试相结合。